为全力支持企业在南沙安心扎根、舒心成长、放心发展,南沙区于2025年初正式印发《“图南益企行”项目实施方案》。
该方案围绕政策惠企、服务便企、创新强企、产业联企、人才兴企、金融助企、开放悦企、园区聚企、环境活企、法律护企、党建筑企共11个维度,系统推出多项精准服务举措,全面助力企业提质增效。截至目前,各项工作推进顺利,成效显著,获得企业广泛好评。
一、政策惠企
提升政策知晓率与获得感
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。2025年1月至9月,区发改、工信、科技、商务等政策制定执行部门,创新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“集中宣讲+上门解读”相结合的模式,累计举办政策宣讲会、专题解读沙龙、企业座谈会等各类活动超70场,覆盖先进制造、跨境电商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企业2000余家次。其中,区工信局针对《广州市南沙区推动工业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若干措施》等重点政策,组建“政策宣讲团”深入12个镇街、6大产业园区开展“点对点”解读,帮助企业精准匹配政策条款。
二、服务便企
搭建高效政企沟通机制
为打通政企沟通“快车道”,南沙区创新推出两大服务机制:一方面,印发《“南沙企业日”系列座谈会工作方案》,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,由区领导牵头,分行业、分领域召开16场专题座谈会,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,收集产业发展、政策落地、政务服务等方面意见建议,切实回应企业关切。
另一方面,印发《2025年南沙区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》,将222家重点企业纳入领导挂点服务范围,实行“一企一服务员”机制,提供“响应全天候、诉求跟到底”的专属服务,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与企业满意度。
三、创新强企
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
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南沙区持续搭建产学研对接桥梁,区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各镇街、高校院所举办科技政策宣讲会、高企培育辅导班、新质生产力产学研交流会等活动23场;整合14所高校、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资源,构建“科研设备共享+技术服务”双轨体系,有效拓宽政策覆盖,提高高企申报通过率。其中,细胞与基因、智能无人系统、新能源与新型储能领域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4场“科创南沙 新质生产力”产学研交流系列活动,吸引政府部门、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及金融单位等280余名代表参与,通过实地调研、成果推介与对话交流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。
四、产业联企
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
为打破企业“单打独斗”局面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南沙区聚焦汽车、船舶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,举办9场供需对接会,辐射企业近百家次,成功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采购、零部件供应、产品销售等诉求13项。其中,在“南沙船舶制造业供需对接会”上,组织区内多家船舶配套企业赴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(黄船)实地考察,达成钢板供应、船舶电气设备采购等合作意向,涉及金额约1.3亿元,有效填补了本地船舶产业链的配套缺口。
此外,南沙区还搭建企业线上“供求服务专区”,为企业提供“全天候”对接服务。截至2025年9月,已整合企业设备服务共享信息462条,供需信息92条。
五、人才兴企
多措并举广纳贤才
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,南沙区围绕企业人才需求,打出“政策宣传+招聘服务”组合拳,开展人才政策宣传11场,举办“春风行动”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场(线上47场、线下53场),帮助企业精准掌握人才补贴、住房保障、子女教育等政策,为企业引进大批急需紧缺人才,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。
8月20日至21日,南沙区委组织部、区人才局、区人社局联合赴全区10个镇街,连续两日集中举办“惠企赋能·人才聚力”政策宣讲对接会,吸引400余家企业线下参与,现场气氛热烈。
六、金融助企
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
针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问题,南沙区加快推进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,组织金融机构深入镇街、园区,精准摸排企业融资需求。
截至8月,累计为7291户市场主体授信1098.85亿元,实际放贷7072户、金额614.81亿元。此外,南沙区联合银行机构,针对不同镇街产业特点举办7场“益企共赢计划”政策宣讲会,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精准度。
七、开放悦企
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门户,南沙区积极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,联合海外投资促进机构、商协会等机构,以及跨境电商协会、法律服务机构等合作伙伴,举办26场境外投资系列活动,包括国别推介、风险防控培训及行业出海研讨会等,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5000人次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信息、渠道与风控支持。
今年7月,广东省服务企业“走出去”大讲堂培训活动(东盟专场)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,21个地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14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。
8月20日至21日,广东民营企业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培训班暨“护企扬帆商拓四海”首场交流活动在南沙举办,引领和帮助民营企业坚定“出海”信心决心,提升“出海”质量效能,凝聚“出海”强大合力,更好参与国际合作。
八、园区聚企
推动产业集聚与升级
在招商方面,南沙区聚焦主导产业,举办庆盛香港推介会、南沙数港大会、全球投资年会等重大招商活动,对接项目线索超百个,签约金额显著提升。
在园区建设方面,聚焦南沙湾、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三大先行启动区,加快形成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。庆盛枢纽区块聚焦科技创新、国际教育、现代服务业,打造千亿级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园区,组建现代服务业国际合作区。南沙湾区块聚焦海洋科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工程,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。南沙枢纽区块重点发展资讯科技、金融后台服务、科技成果转化、专业服务等产业,打造粤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地。
同时,积极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实施,加快对放马村镇工业集聚区、北龙工业园连片(北流村、鸭利村)村镇工业集聚区、南涌村村镇工业集聚区三大试点项目改造工作。其中,放马村镇工业集聚区计划总投资20亿元,建成后预计可实现达产年产值超30亿元,推动村集体年租金收入增长5倍,预计2025年底交付首批高质量厂房,3年内全面建成。
九、环境活企
营造宜居宜业人才生态
为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,南沙区丰富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,2025年以来已举办“图南奋楫・逐梦全运”南沙龙舟大赛、“激扬青春 喜迎全运”传统醒狮表演赛、风暴跨年电音节、云思妙想音乐节等各类文化活动,不仅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,更增强了企业凝聚力。
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,南沙区通过“阵地拓展+场馆升级”,加快推进“百馆之城”建设,2025年新增图书馆服务阵地20个,总数达115个,实现镇街、产业园区全覆盖。这些图书馆面向企业员工、高层次人才等群体免费开放,提供图书借阅、数字资源查询、学术交流等服务,为企业员工打造了“身边的文化书房”。
十、法律护企
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
为筑牢企业法律“防护网”,南沙区创新法律服务模式:一方面,建设“南沙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平台”,整合律师事务所、公证处、仲裁机构等服务资源,畅通企业法律服务诉求渠道,累计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、知识产权保护、涉外纠纷调解等服务。
另一方面,在庆盛枢纽区块、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、大岗先进制造园区、黄阁国际汽车城四大重点产业园区,设立“企安・图南”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公室,由区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入驻,派驻检察官常驻南沙产业园区,通过“线上法律咨询+线下上门服务”模式,将检察履职从“窗口”搬到企业“门口”,为企业提供“零距离”法律支持。
2025年以来,6个园区公法站累计推动解决涉企问题74项,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5次、参加企业超200家,开展法治活动132场次,“法治体检”60余次,解决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150余个。
十一、党建筑企
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南沙区坚持“党建引领企业发展”理念,打造以“链接行业、汇聚商机”为目标的行业协会商会、非公企业交流平台——“链商汇”。同时,为整合部门服务资源,南沙区成立要素综合保障队、政策宣讲队、应急服务队等8支“优企服务轻骑兵”,落实“企业吹哨、轻骑兵报到”机制。2025年“轻骑兵”已响应企业诉求228次,主动为企业送服务,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。
从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,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;从人才资源的高效集聚,到法律服务的贴身护航,“图南益企行”项目通过11项务实举措,为南沙企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“全链条”服务体系。
下一步,南沙区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、创新服务模式,聚焦企业发展新需求,推出更多精准化、个性化服务举措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让企业在南沙发展更有信心、更有底气、更有活力。
来源:广州南沙发布
瑶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